今年以來,《藏書報》著力內容創新升級,從專版到??街黝}的策劃,不斷提升內容的創意與質量。編輯們也為藏書文化實現“破圈”傳播,走向更廣闊的空間,進行著不懈努力。
“在書界,從來都不缺乏女性的奮斗與付出。這些巾幗文化使者,彰顯了女子不輸須眉的堅韌精神:她們為行業注入了汩汩溫情,不斷激發著行業的無盡活力;她們向熱愛傳統典籍的人們傳遞著堅定、堅持和堅守,點燃了更多人親近藏書文化的熱情……”這是近期出版的《藏書報》上的一段編者按。“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前夕,《藏書報》緊抓這個時間節點,尋找多個領域的女性,展現女性的奮斗形象,體現社會對女性的尊重與愛,特別策劃“她力量”專題。編輯分頭邀請了來自拍賣界、書店業、民間收藏等領域的女性代表,讓她們分別講述自己與書、與藏書文化推廣的故事。透過這些獨特的視角,讓讀者近距離感受了新時代書界生動鮮活、充滿朝氣的優秀女性。
內容策劃帶來了讀者熱情的反饋,同時也引發了多方的關注。中國副刊研究會、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古籍保護協會等單位官方微信公號紛紛轉發相關文章。
這不僅僅是一次紙媒和官微的系列內容策劃,也是編輯們采編素養提升計劃的良好開端?!恫貢鴪蟆返木庉嬛鲃?,在本次內容的策劃、采訪、約稿、編輯、傳播的過程中,有著更為深刻的感受。
馮惠麗
《藏書報》記者、編輯
藏書世界的女性是什么樣子?她們是不是也被古籍紙品的碎屑困擾出了鼻炎,她們是不是也需要鉚足全力搬運金貴的文獻資料,她們是不是也得徹夜挑燈查閱版本信息,她們是不是也深愛筆下墨香……《藏書報》婦女節前夕的系列策劃,涉及許多行業內深度參與的優秀女性,我愿稱她們為“先鋒者”。我也很幸運,能夠采訪到其中的三位,了解了她們的藏書文化傳承之路,也仿佛跟隨她們的講述回到了她們創業初期的篳路藍縷。她們因性別弱勢,而經歷了更多的困難;但她們也感受到了來自這個行業的融融暖意,在某種程度上,女性細膩的情感、耐心的性格,讓她們在藏書界的社交和事業都更具優勢。而我看到的是她們的另一面,一個不同于女性“社會畫像”的一面。韋長芹用不迫的從容帶領印刷廠走出破產危機走向輝煌未來,蔣鳳君用堅韌的精神和文化傳承的信念創辦出北京特色書店嫏嬛書房,趙朝霞以堅韌干練的秉性帶領自己的載道文化團隊屢出精品,其圖書產品在世界屢獲美譽。她們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打破了固有印象,更讓我意識到,即使當下行業內的女性從業者依舊占少數,但是她們卻是不容忽視的靚麗色彩。在采訪記錄中,在故事書寫中,在反復的思考中,我一次次為她們的精神所感染,所驅動。作為初入職場者,今年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要快速積累知識,積極拓展和挖掘資源,升級自己對藏書業的認知度,不斷發現并記錄那些保持奮斗姿態的優秀人物、行業典型、普通百姓,讓他們的精神在我的筆下得以閃光、得以光大。我也將以更具匠心的態度,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及早跨過“菜鳥”級,向更高標準的采編水平前進。在編輯部里,在采訪現場,在未來萬千瑣碎工作中,即使困難重重,即使心底生老繭,也需牢記當下的自己是絕無僅有的“定制版”。對傳媒工作的熱愛終會驅使我不斷向前,敲擊鍵盤聲響成就的作品也會是我最好的嘉獎。生活呼嘯而過,帶著麻雀飛上電線,也帶著鴨子游進春江,更多“她們”必將借著春風繼續奔跑在路上??窗?“她們”姿態如此高潔!“她們”未來如此明媚!我想,我也會是這般模樣。
王琨
《藏書報》記者、編輯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藏書報》做出了“她力量”的一系列策劃,我作為《藏書報》的一員,在參與選題策劃,編輯整理的過程中,通過切身體驗,也在“她力量”中,汲取到了屬于自己的力量,古籍文化收藏界的女藏家與收藏愛好者們,用自己的初心與堅持探索著屬于自己的收藏道路,西泠印社拍賣公司的劉岳,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能夠耐得住寂寞,提升能力,最終有所成就;古籍收藏者林妹妹在“讀萬卷書”的同時,更是做到“行萬里路”,還開辟了自媒體公眾號,在今天,依然奮斗在求索的路途之中。作為一名編輯,與讀者、作者們深度交流,在交流中學習知識,打磨自身的編輯力,“三八”婦女節不僅僅屬于這些能夠被挑選出來的優秀代表,某種程度上說,也屬于我自己,屬于每一個在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獨特力量的女性。編輯工作是一場終身的修煉,增強腳力,在調研走訪中尋覓選題;增強眼力,在茫茫選題之海中尋找合適選題;增強腦力,讓自己成為思想的永動機;增強筆力,及時記錄腦海中的閃光點。讓“她力量”匯入思想宣傳的“四力”,讓能力在日積月累中增強。我也會利用好各方資源,將我的力量在《藏書報》的工作中發揮出來,在選題策劃上做到目光敏銳,圍繞藏書文化、古籍拍賣、書店、公私館藏等,開拓思路,結合熱點,配合公眾號,為讀者奉獻更優質的內容。這個“三八”婦女節,對于我來說,便是增強學習思想意識的一次良好契機,也是新年以來,向著新臺階、新目標沖擊的良好開始。
劉曉立
《藏書報》記者
《藏書報·古籍保護??分骶?/span>
“她”是中國古籍保護協會的業務“多面手”;“她”是自學西文古籍裝幀與修復的“代言人”;“她”是在古籍保護領域快速成長的“理工女”;“她”是信奉“紙上得來終覺淺”的尋紙“背包客”;……隨著時代的發展,“她力量”正以不可被忽視的姿態彰顯著自己。在古籍保護領域亦不例外。不管是普查、修復,還是宣傳推廣、展覽展示、整理館藏等,她們都沖鋒在前。她們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讓人如沐春風;她們的堅韌勇敢、無畏向前讓人心生敬意。也許她們只是一束微光,但因為有熱愛仿佛就擁有了無盡的能量;也許她們看似平凡,但那股“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漢子勁頭引領著向上的力量。作為古籍保護領域的專業編輯,同時也是一位女性,在工作中時常被“她力量”感染著,每次接觸她們,都暗暗將“她”樹為榜樣,希望自己也能做這樣乘風破浪的女子,成為文化傳承事業中的一份子。在“三八”婦女節前夕,我在《藏書報》編輯部的大專題策劃下,組織不同崗位的女性古籍保護工作者書寫自己的古籍故事,用自己的力量承載她們的光芒,只希望將“她們”“他們”,以及他們所有人守護的古籍文化推廣至大眾視野,真正助力“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相信,若微光凝聚,必將無比耀眼。每一次的策劃都用心、用情,才會讓讀者看到背后的力量,才會讓用戶感受到媒體平臺的凝聚力。除了“三八她力量”的專題策劃,近期,《藏書報·文獻出版??芬矊⑼瞥?ldquo;2022值得期待的古籍文獻出版物”專題。
李普曼
《藏書報》記者
《藏書報·經典閱讀??分骶?/span>
《藏書報·文獻出版??分骶?/span>
觀其文,優雅、知性;近其人,靠譜、大氣。“這選題我看上了。”“一定按時交稿。”每每遇到采訪邀約、選題策劃等,社長、總編、大編輯們沒有任何的鈍感和推脫,角度新穎超前,文字洗練扎實,一篇篇永遠能給人驚喜的文章,就妥妥地呈現在眼前了,令吾輩赧然。每一次選題成功的背后,你都能感受到我的“她們”每一天每一次,一筆一劃寫下未來,熱愛事業全力以赴,披星戴月追逐夢想,迎難而上落子無悔,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于是,千千萬萬個她的努力,疊成了“她力量”與《藏書報》“雙向奔赴”的美妙圖景。三毛說:“夢想,可以天花亂墜,理想,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坎坷道路。”2022年,22歲正青春的《藏書報》進一步提質增效。我負責的《經典閱讀??贰段墨I出版??穼⒔Y合新媒體平臺,不斷強化內容策劃,不斷升級服務方式,為出版人、讀書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內容。媒介升級,內容升級,角色升級,每一次的轉換和經歷,都會被我們視作練習眼力和筆力的勛章。以筆尖記錄時代,用行動見證發展,《藏書報》始終“在路上”,像一步一個的腳印,越走越遠。
常英
《藏書報》美術編輯
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藏書報》特別策劃“她力量”專題,欣賞到了來自拍賣界、書店業、民間收藏等領域的女性獨特視角,令我大開眼界,欽佩不已。不僅感受到藏書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新時代書界的“她力量”。此次策劃,商定大致主題后,我作為美編與《藏書報》的編輯們積極溝通,一起逐步開展版式策劃,并敲定方案:在配色上,選擇了溫馨典雅紫和暗淡柔和紅;在大標題文字設計上,選擇豎排和橫排兩種方式;在主題欄目標識設計上,采用“藏”字的拼音大寫首字母為邊框,把“她力量”文字放大處理,敘述文字只做簡單排版使用;在人物圖片使用上,采用圓形外框形式,充分體現女性的優雅。主題背景色和內容背景色有明顯區分,層次一目了然。
這次“她力量”版式策劃設計,對我來說,既是深入了解藏書世界女性的一次良好契機,又是努力做好報紙版式策劃的新起點。新的一年,設計工作逐漸邁入正軌,爭取做到在整體設計上有所創新且井然有序,在公眾號的推廣中挖掘巧思亮點,在日積月累的工作中貢獻我的力量。
張維祥
《藏書報》編輯部主任
2022年,編輯部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內容策劃。比如,一月份的重要策劃“看見·2021”,從收藏、拍賣、出版、古籍保護等多個角度入手,展現2021年大家的奮斗和收獲,該策劃經過微信統籌發布,實現了更好的傳播效果;春節前策劃的“年畫收藏”專題,則從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出發,通過展現年畫活動,采訪年畫收藏人,呈現重要年畫版本等多種形式,展現了民族文化的精粹,營造了濃濃的年味。接下來,我們還要根據年初計劃和時下熱點,靈活調整安排選題內容,扎實做好采編和傳播。
在全年編輯工作中,我們將以深入耕耘內容為基礎,把內容升級和提質增效落實到每一次的內容策劃、采訪、約稿、編輯、設計以及各種形式的傳播中。
版權所有:河北閱讀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冀公網安備 13010502001554號 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冀)B2-20090010 冀ICP備11018237號-5